3月20日,外国语学院第67期崇文讲堂在崇文楼04-313顺利举办。湖北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吴洪英博士应邀参加本期崇文讲堂并做了题为“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谭燕保教授主持,区域与国别学研究团队的老师们参加并聆听了讲座。

吴洪英首先回答了什么是区域国别学。区域国别学是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外形成的交叉学科,具有战略性、综合性和集成性的特点。她还回答了为什么以及如何建设区域国别学。她指出,自2022年国家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区域和国别研究工作的意见》以来,全国高校迅速响应,300余所高校设立区域研究院、研究中心,目前学科建设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质”的新阶段。这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学科定位,强化问题导向与特色发展。吴洪英以拉美研究为例,强调学科建设需立足中国视角,在把握对象国历史脉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经济政策与社会文化动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她强调,要将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方法融入区域国别研究,摆脱传统研究的单一维度困境。在人才培养层面,吴洪英指出,区域国别学需要培养“懂语言、精专业、通区域”的复合型人才,外国语学院在区域国别学研究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同时要突出特色,要有不可替代性的研究方向。

谭燕保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她首先对吴洪英院长前来指导学院的学科建设表示感谢;其次她将学院区域国别学目前的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同吴院长进行了探讨,阐明了自己的想法,也获得了吴院长的认同和肯定。
本次讲座通过吴洪英院长的系统阐释,为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谭院长也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推动语言学与区域国别学的深度融合,为服务国家战略、培养国际化人才贡献力量。
专家介绍:吴洪英博士,湖北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拉丁美洲研究院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白名单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评审专家,博士生导师,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特别助理、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金砖暨G20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长期担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拉美综合研究、巴西研究、美国研究、中拉关系、美拉关系、金砖国家、G20集团、全球南方研究、全球治理等。
出版了两部著作:《巴西现代化进程透视——历史与现实》《形形色色的礼仪与禁忌》。其中《巴西现代化进程透视——历史与现实》,被公认是“中国研究巴西现代化进程第一部专著”。还参编了书籍30多本,合作翻译了三部世界名著:《剑桥拉丁美洲史(第二卷)和第九卷》《独立以来拉丁美洲经济史》和《民族与国家》。
先后主持过中办、中央台办、国台办、国安办、外交部、财政部、工信部、国家高端智库、国家开发银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等委托的重大课题,撰写了1200多篇《资政报告》,有多篇获得国家最高领导人批示。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新京报》《南方周末》《世界历史》《现代国际关系》《拉丁美洲研究》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和文章2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