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首页

HOME

    学院新闻

    “疫情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我-他关系的文学阐释” 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作者:周文静 刘方荣 彭阳慈航时间:2022-07-18点击:

    7月9日,由湖北省比较文学学会主办,武汉纺织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2022年“疫情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我—他关系的文学阐释”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在武汉纺织大学召开。

    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冯军出席论坛并讲话;华中师范大学胡亚敏教授、武汉大学赵小琪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刘久明教授等专家莅临大会并作主题报告。湖北省社科联学会工作部调研员张应武主任应邀到会并发言。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学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由外国语学院院长谭燕保教授主持。

    冯军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他指出:我校一直积极支持外语学科的发展,外国语学院在近几年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当前,比较文学研究在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中大有作为,也将会在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他希望与会专家通过深入探讨,推动我校外国语学院学科建设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本次会议首先听取并审议了《湖北省比较文学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湖北省比较文学学会党建工作报告》、《湖北省比较文学学会换届选举办法》,进行了湖北省比较文学学会换届选举工作。外国语学院谭燕保当选为湖北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刘慧、陈芬、李顺亮被增选为湖北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罗绮伦、刘方荣当选为湖北省比较文学学会监事。

    大会随后进行了以“疫情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我-他关系的文学阐释”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上半场,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刘久明教授从医学史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意大利著名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中黑死病的书写及其价值;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何卫华教授通过自己的论文《<围城>中的世界主义与“五四”精神的“旁枝”》讲解了“五四”以来,世界主义精神在中国文学中的体现;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陈后亮教授在论文《康拉德作品中的“帝国制造者”与华人华工:一个比较文化的视角》中揭示了上个世纪华人华工在帝国殖民体系下沉默的“他者”形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阎伟教授谈到了罗兰·巴尔特的偏头痛,以此来说明在70年代,西方左翼知识分子对中国的立场;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陈雪瑶副教授则从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来审视灾难文学,她指出:灾难无国界,在灾难面前,人性能够更加立体地展现出来,人性的光辉更能让人感动。

    在下半场,讨论的议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阐释。学者们在文学的视域下探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想象。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叶绪民教授谈到了在全球化语境中,文学作品有助于阐释复杂的文化身份;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黎杨全教授提出:在全球社交时代,文艺可以成为“想象共同体”的替代品;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江少川教授以哈金和周励的作品为例,研究了新移民作家以“二战”为创作背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书写;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邹建军教授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自我”与“他者”关系的阐释路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胡德才教授探索了华文文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书写;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朱雯雯副教授以《上帝之子》为研究文本,指出了阿巴拉契亚山区共同体面临的困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李纲副教授则以《灵笼》为研究文本,发现了中国文化元素对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影响;武汉纺织大学外国语学院陈芬博士重点分析了美国当代哲学家努斯鲍姆的激情论,并将其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相关术语“道德情感”和“激情”进行了比较与互鉴,试图拓展这两个术语的理论内涵及其在文学批评实践中的运用。讨论结束后,赵小琪﹑叶绪民﹑甘文平和刘继林等教授高度认可发言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并作了一一点评。他们一致认为:省内高校在比较文学方面的研究实力迅速提高,这将对湖北高校的比较文学研究﹑高校的人文学科发展,尤其是凸显比较文学的社会服务功能起到推动作用。

    举办本次研讨会,既是我校在“新文科”背景下外语学科建设的一次发展机遇;也是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争创外语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正如谭院长所说:我们外语人如果以比较文学的方法,比较的角度去做研究,应该是把学问做在中国大地,让新文科建设扎根的有效途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