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上午,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专家、著名汉学家英国剑桥大学Roeland Sterckx教授在崇文楼04-303作了题为“Learning or plowing? Agriculture, technology and philosophy in early China”(“学者不农,农者不学:古代中国的哲学,科技与农业思想”)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院长谭燕保教授主持,副院长刘方荣、罗绮伦和外国语学院部分教师、MTI研究生参加。

Sterckx教授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有强烈兴趣,并出版多部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礼仪宗教及经济思想的学术著作。在讲座中Sterckx教授首先梳理了剑桥大学历史悠久的汉学研究传统。接着,他一方面引用大量历史文献如《田律》《雨书》,《氾胜之书》《齐民要术》等,细致阐述了农业和农业活动在古代中国与历法、日常生活以及行政律令之间的密切关联,说明了农业生产在中国古代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又引用孔子、孟子、梁启超等人的言语说明中国人对农业的另一种思考:农业是社会的基石,但社会秩序也需要有人从事管理。

在讲座最后,Sterckx教授还对在场师生的提问做出了耐心、详尽的解答,并引导听众以批判性的眼光审视既往研究成果,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开展学术研究。刘方荣感谢Sterckx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她赞扬教授不仅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力,而且视野宏阔,视角新颖,极大地拓宽了在座师生的学术视野。她还认为教授的研究是区域国别学研究的范本,鼓励老师们以教授为榜样,寻找新的学术研究方向。

主讲人简介:
Roeland Sterckx英国剑桥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李约瑟学者,克莱尔学院研究员。2013年当选英国学术院院士,是目前海外研究早期中国(early China)最权威的汉学家之一,其研究涉及汉学的诸多方面,包括古代汉语研究,先秦及秦初时期中国文化、宗教以及思想史,中国农业史等,在汉学界颇有影响力。其代表作有《古代中国的动物与灵异》(The Animal and the Daemon in Early China)、《神农的领地》(In the Fields of Shennong)、《早期中国的食物、祭祀和圣贤》(Food,Sacrifice,and Sagehood in Early Chin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