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汉学家Roeland Sterckx教授应外国语学院邀请邀到访武汉纺织大学,在MTI专业学生的陪同下参观了学校纺织科技馆。

在参观过程中,我院MTI学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担任起现场讲解与翻译工作。他们首先向Sterckx教授系统介绍了中国纺织的历史脉络——从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纺织工具,到汉唐时期绚丽的丝绸制品,再到宋元明清纺织技艺的精进与传播,生动展现了纺织作为中华文明重要载体的深厚底蕴。随后,学生们结合展馆史料,讲述了武汉纺织大学在纺织领域的发展历程,特别介绍了校党委书记徐卫林院士在纺织材料领域的深耕与突破。同时,学生们也向教授讲述了知名校友李建全的故事。
当看到我国探月工程中“月面国旗”所使用的特殊纺织材料时,教授仔细询问了材料的耐极端环境性能,对中国纺织技术在航天领域的突破表示惊叹;在了解到火星探测器表面覆盖的耐高温纺织材料如何抵御火星表面的高温与辐射时,他频频点头,称“这不仅是科技的胜利,更是纺织工艺与航天工程的完美结合”;而当接触到能有效阻断电磁波的特殊功能性布料时,教授更是饶有兴致地体验了材料的防护效果,直言“难以想象传统纺织技艺能与现代科技碰撞出如此惊人的成果”。

参观结束后,Sterckx教授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中国纺织的历史是一部活的文明史,而今天看到的科技成果与人才故事,则展现了这种传统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他特别肯定了我院MTI学生的专业表现,认为他们的讲解既精准传达了技术细节,又生动诠释了背后的文化内涵,“这种跨文化沟通能力,正是促进国际理解的重要力量。”
此次活动是我院深化“专业实践+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通过让学生在国际交流中“学以致用”,不仅提升了他们的翻译实践能力,更增强了其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科技故事的自信。未来,我院将继续搭建更多此类国际交流平台,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专业素养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翻译人才,为中外文化科技交流贡献更多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