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生天地 -- 正文

首页

HOME

    学生天地

    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访问纺大 深度体验纺织非遗魅力
    作者:admin时间:2025-09-12点击:

    9月9日,在外国语学院教师和翻译专业硕士生的陪同下,剑桥大学汉学教授Roeland Sterckx参观了武汉纺织大学南湖校区纺织非遗馆,负责人周老师从不同方面对荆楚非遗文化进行了讲解,共同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本次活动旨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国传统非遗技艺的国际传播与学术研究。

    非遗馆内,周老师为来宾介绍了湖北四大代表性刺绣技艺。她从戏服制作讲到日常鞋垫,详细解读了“三蓝配”色彩的运用奥秘和“海水江牙”纹样的象征意义。她指出,汉绣箭衣的窄袖设计源于狩猎活动的实用性需求,而改良靠上精美的鹿纹、“鲤鱼跃龙门”和石榴图案,则蕴含着“福禄双全”“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花上生枝、枝上生花”的独特构图,以及蝴蝶、蝙蝠等吉祥纹样,无不展现着传统工匠的艺术智慧。周老师同时也坦言,如今像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等地的传统手工绣正面临机器绣的冲击,如何保护阴山缠花等珍贵技艺,仍需各界共同努力。

    随后,周老师重点介绍了其在市场化改良方面取得的成果。金鱼图案寓意“金玉满堂”,鹿纹象征“福禄双全”,这些传统纹样通过杯垫等日常用品重新焕发生机。齐平针法的灵活运用,使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黄梅挑花的精细、阳新布贴"一花二剪三切四绣"的独特制作工艺,都让来宾们感受到荆楚妇女的巧思妙手。

    参观结束后,Sterckx教授表示:“这次访问让我对中国传统纺织技艺有了更深入地理解。每一种纹样、每一种针法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随行的MTI学生们也深有感触。翻译专业的黄同学说:“作为未来的文化使者,这次活动让我更直观地理解了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非遗故事。”另一位吴同学补充道:"亲眼见到这些精美绣品,让我意识到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

    此次访问不仅搭建了国际学术交流的桥梁,更为湖北非遗技艺走向世界开辟了新途径。通过这样的深度文化交流,传统纺织非遗必将焕发新的生机,在世界舞台上绽放独特光彩。

    分享: